亮点一:健全人才工作机制
扎实推进“一委一局一中心”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建设,结合实际出台《中共陵水黎族自治县委人才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陵水人才梧桐树卡使管理办法(试行)》等11项规章制度及激励措施,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多举措激发人才在陵创新创业活力。
亮点二:启动人才个人所得税奖励
印发实施《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才个人所得税奖励措施(暂行)》,为符合相关申报条件的人才发放个人所得税奖励,2020年6月启动陵水个人所得税人才奖励申请工作,全县提交申请人数327人,达到奖励标准272人,达到条件人群在陵贡献个人所得税税收1258.95万元,拟奖励金额共223万元。陵水个人所得税人才奖励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激励在陵人才干事创业热情,增强陵水招才聚贤的吸引力,从企业注册量和缴纳税收的角度看,陵水实施个人所得税人才奖励申请工作后都是呈上升趋势。
亮点三:推行“双卡”融合服务
整合县内优质服务资源,推行海南天涯英才卡、陵水人才梧桐树卡“双卡”融合服务模式,为持卡人提供在陵水政务服务大厅优先取号、优先办理所有业务等服务措施;同时组织21家服务定点酒店、景区揭牌成立“人才驿站”,为天涯英才卡、陵水人才梧桐树卡服务对象提供53个优惠服务点(18家酒店、19家洗车服务点、9家餐馆、5家旅游景点、2家大型超市),让人才享受低于市场同期价格的食、宿、游、购专属服务。此外,陵水结合实际升级人才梧桐树卡服务模式,为陵水梧桐树卡持卡人提供创新创业、住房保障、便民服务等11项优惠政策。
亮点四:引进人才发挥成效明显
陵水近三年通过省级、县级平台引进机关、事业单位的29名人才,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有效提升了行业水平,为医疗、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变化和生机。如县中医院在引进人才的带领下,在短时间内各项医疗和经营控费指标达到国家医改标准,先后组建了肛肠科、针灸推拿科、妇科3个新科室,开设名老中医工作室、岭南流派推拿吴山工作室,针灸康复科成功申请重点专科,医院的院容院貌焕然一新,为患者营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其中,县中医院引进人才张世文开设创建的肛肠科,填补了陵水肛肠外科独立成科的空白,肛肠科技术在全省二级中医院里名列前茅。
亮点五:人才平台载体建设成效实
坚持“筑巢”和“引凤”相结合,以润达现代农业产业园、清水湾信息产业园区为载体,积极搭建平台载体广聚“四方之才”,为陵水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成立陵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计划在3年内引入100家规模以上人力资源实体公司进驻陵水。推动5家院士工作站通过认定,其中2家外籍院士工作站是在本地院士工作站辐射作用下建立而成,充分发挥了平台载体作用。促进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海南雷锋农业研究所合作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陵水实验站,形成以袁隆平院士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团队。成立海洋科技教育培训基地,打造海洋科技创新创业“试验田”,聚集以南海名家马振华为首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团队,该团队研究的《南海主要经济贝类生态养殖与病害防控技术应用》项目被授予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亮点六:大力推动“候鸟”人才工作
在椰林镇、英州镇、光坡镇和本号镇等“候鸟”集聚地成立人才工作站、扶贫联络站、名家工作室、人才基地和党支部等8个“候鸟”人才交流平台,其中富力“候鸟”人才工作站、清水湾“候鸟”人才工作站被评为省级工作站。广泛动员“候鸟”人才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期间组建成立“候鸟”医疗志愿服务队等多支队伍,吸引90多名“候鸟”党员、人才和志愿者开展社区科学宣传防疫知识、创作抗疫歌曲等工作;发动在陵“候鸟”捐款131.69万元。其中,通过陵水“候鸟”扶贫联络站平台购买和赠送蔬菜、水果、肉类共112.76吨,合计78.53万元;在陵“候鸟”同胞捐款53.19万元,收购农户、贫困户瓜果蔬菜118吨运往湖北疫区。常态化组织“候鸟”人才通过电商购物、农旅消费、爱心捐赠等方式,带动陵水扶贫农产品销售,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先后购买陵水水果及土特产品18种(其中贫困户产品11种),购买总量10万斤,消费金额25.4万元。并捐赠陵水医疗部门轮椅52台。发动3000多名“候鸟”人才常态化对本土人才开展“传帮带”活动,为我县培养了一批文化、旅游、医疗健康产业人才,有效提升在陵本土人才整体技能素质。
亮点七:大力做好人才安居工程
投入6361.4万元,建成4栋共302套人才公寓,自4月份启动人才梧桐公寓入住申报以来,完成梧桐人才公寓申请并入住75人。多次召开人才住房保障专题会议,协调现有保障性住房,为符合条件的各类提供购买独立周转房58套,在全省率先印发《陵水黎族自治县安居型商品住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预计在2022年前建设完成2500套安居型住房面向引进人才和我县基层教育、卫生人才提供。简化人才住房租赁材料清单,2020年受理人才住房租赁补贴和购房补贴申请38人,已办结38人并发放补贴金额492250元。
亮点八:打通人才服务联络网
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服务“单一窗口”(陵水),推行“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实行网上“不见面审批”办结,实现人才服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在全县各乡镇、各部门、重点企业物色56名人才工作服务联络员,择优挑选21家企业构建“政府+企业+人才”模式的“人才驿站”,搭建人才服务联络网。通过梳理汇总中央、省级、县级常用人才政策,编制完成《人才政策文件选编》《职称政策文件会汇编》,组建人才服务组深入各用人单位、企业开展“点对点”上门送政策、送服务工作,以现场办公的方式,为人才解难题、办实事。常态化开展“人才政策学习周”活动,通过专题讲座、现场交流等方式集中培训学习中央、省及县人才政策,目前已开展人才政策培训11期,累计培训860人次。
亮点九:打造地区特色工作
启动“筑梦自贸港 情聚海之南”南海人才专题活动,组织在陵“南海系列”人才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以线上培训、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等方式,举办18场涉及海洋科技、南繁科研等内容的专题活动,对本土人才“传帮带”。启动“人才Coffee Time”系列主题活动,打造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以人才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为方向,组织发动各领域行业部门对接企业以及各类优秀人才,常态化组织开展学术宣讲、政策研究、创意分享、技术交流、人才招聘、产品推介等多种活动,促进政府、企业与人才融合对接,通过行业部门作用促进领域内各部门交流,触碰发展新思维。
亮点十:人才宣传工作成效明显
持续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大国人才、南海先锋、陵河党旗红、陵水发布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人才工作,共发布了399篇。其中,中央级媒体宣传报道78篇,省级媒体宣传报道66篇,县级媒体平台255篇。人才工作既要做也要说,陵水始终加强宣传引导,在“做”上干实事为“说”奠定基础,把氛围营造作为集聚人才的关键要点。秉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在人才工作上大胆试、大胆闯,一系列措施吸引了新华社、中国经济报等媒体到陵水采访报道,发布《海南陵水厚植引才土壤 持续提升服务人才质量》《海南陵水提升人才“获得感”让“近者悦、远者来”》等文章,阅读量破10万,为陵水人才工作扩大宣传面,更好的集聚四方之才到陵干事创业。